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下稱“數研所”)聯合清華大學公開發布了可解決共識算法四方難題的區塊鏈大聖(DASHING)協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大聖協議已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上落地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日前,在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數字金融技術開源論壇暨區塊鏈共識協議(大聖協議)應用研討會”上,來自政、產、學、研、用的各界人士共議大聖協議,呼籲爲更好地服務金融科技發展,大聖協議應推廣使用,進一步賦能數字產業應用。
“下一步相信大聖協議的生態很快就會建立起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云指出,“大聖協議完全基於自主設計、自主研發,不存在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堅持自主研發,破解四方難題
“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共識算法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爲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臺和金融科技等領域應用方案。一直以來,傳統共識算法無法解決金融科技場景下高安全、高延展、高吞吐和低延遲同時滿足的四方難題,共識算法創新成爲推動聯盟鏈在金融科技應用的關鍵。
針對這一技術難點,數研所和清華大學王小云院士團隊共同創新攻關,在可證明安全條件下創新出區塊鏈f+1投票理論,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聖協議。
王小云介紹,大聖協議是聯盟鏈中一種全新的可變門限鏈狀共識協議,兼顧安全性和效率,填補了符合金融場景“三高一低”的共識協議空白。對比現有國際主流區塊鏈共識算法性能,大聖協議在4節點測試中提升30%以上,在複雜網絡環境的91節點測試中提升10倍以上。在落地應用中,大聖協議既能作爲單獨模塊樂高式替換現有聯盟鏈中共識算法,又能助力構建多方協同安全高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指出,大聖協議具備五個技術創新亮點:一是支持複雜網絡動態的自適應;二是協議的可證明安全;三是解耦提案和區塊共識,實現高性能;四是優化共識流程,實現高延展、低延遲;五是實現事件驅動的可變模式編程。
“我們對比了半同步以及異步的幾種共識協議的特性,大聖協議同時做到了滿足嚴格證明安全性、強延展性、高吞吐量和低延遲性這四種特性。”狄剛指出。
螞蟻集團技術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彭晉指出,螞蟻集團對包括大聖協議在內的多種共識協議進行比較研究後發現,一些國際主流共識協議更偏向於在信任度比較強、網絡複雜度比較低的環境裡應用,而大聖協議在不引入額外信任假設的情況下能夠適應更復雜的網絡環境,具有更好的普適性。
工商銀行首席信息官呂仲濤指出,以共識算法爲代表的區塊鏈核心技術,是支撐未來區塊鏈創新應用的重點突破方向。自主研發出大聖協議意義重大,有利於解決金融場景區塊鏈應用的關鍵技術難題,推動金融業區塊鏈規模化應用。
“區塊鏈和隱私計算技術有望帶來數字身份產業的巨大變革,但目前區塊鏈技術要達到國家基礎設施級別的服務保障和支撐能力,在性能、可擴展性和安全性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亟須創新。”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身份管理事業部主任郭小波指出,無疑大聖協議在這方面邁出了自主創新的重要一步。
已在貨幣橋、貿易平臺落地應用
技術條件已經具備,關鍵是下一步的落地。
狄剛介紹,過去一年大聖協議相關技術成果已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上落地應用,取得良好效果,並向瑞典央行、法國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二十餘家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觀察員進行了成果展示。
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由數研所會同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聯合發起,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和協調下共同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2022年9月,全球首次完成了基於四個國家或地區央行數字貨幣的真實交易試點,實現了貨幣橋與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香港貿易聯動平臺的業務聯動,完成了訂單融資業務和貨幣橋跨境支付能力的共同驗證。
此外,大聖協議還在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得到了充分應用。針對傳統貿易金融痛點,由數研所牽頭,聯合多家高校、研究機構共同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總要求,建設了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該平臺被列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旨在建設下一代貿易金融生態3.0,實現由“系統”到“平臺”再到“生態”的跨越式發展。目前該重大專項已通過項目驗收。
呼籲推廣使用
爲更好服務金融科技發展,業內呼籲,自主開發的大聖協議應推廣使用,進一步賦能數字產業應用。
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副院長任常銳指出,區塊鏈共識技術的發展呈現出技術融合的趨勢,即競爭型共識算法與合作型共識算法越來越多的融合,目標是能夠爲各種不同需求的應用提供廣頻譜、自適應的支持。同時,區塊鏈技術正在逐漸演化爲下一代價值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這更要求作爲底層基礎性技術的區塊鏈能夠做到代碼開源、生態開放。
呂仲濤建議,加強銀行業區塊鏈生態建設,整合打造行業級區塊鏈應用平臺。建議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以業務需求爲導向,統籌整合現有多個銀行領域區塊鏈應用產品,並加強與海關、物流、稅務等關聯領域區塊鏈應用的互聯互通,打造業務流程全閉環的行業級銀行區塊鏈應用平臺,形成銀行業標準化的區塊鏈應用範式,持續做大銀行區塊鏈生態網絡規模。
他還建議,推動大聖協議的推廣使用。從目前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應用不斷拓展到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行業級區塊鏈應用等場景,充分發揮大聖協議在大規模區塊鏈網絡節點場景下的高性能、低延遲、強安全等技術特點,更好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