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自來水連兩年出狀況,興建雙溪水庫又成話題。臺大水工試驗所主任遊景雲表示,水質可透過管理解決,至於花大錢興建雙溪水庫,若只解決基隆用水需求,可能是不成比例的設施,若能串連翡翠、石門水庫,整體解決西北臺灣用水,比較符合成本效益。
基隆河是基隆自來水主要水源,水量豐沛時還可輸送新山水庫當「存糧」。基隆1天用水量約23萬噸,除靠新山、暖暖、安樂和六堵淨水場供應,中正、信義區部分用戶由貢寮淨水場供水。
遊景雲說,基隆河近幾年水情不佳,就須依賴新山水庫調配;暖暖水質出狀況,水公司建議雙溪水庫興建案,較說不過去,因只要加強管理就可避免,況且即使是水庫也會有優氧化等問題。
至於水量,遊景雲說,如果基隆旱情持續,增加蓄水措施有其必要,雙溪水庫和溼地蓄水都可能是選項。只是雙溪水庫量體那麼大,若興建供應基隆用水,可能是不成比例的設施。
遊景雲說,幾年前討論雙溪水庫興建案時,沒完整討論把北部幾個水庫串連起來的方案,現在因應氣候變遷,是進一步思考水庫「珍珠串」時機,如此,雙溪水庫除了解決基隆部分用水,也可支援翡翠供應新北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