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過3年學會什麼?陸媒體人質疑政策擺爛 發萬字長文「被刪光」

大陸經過3年學會什麼?陸媒體人質疑政策擺爛 發萬字長文「被刪光」

中國當前無準備、無清楚策略的抗疫方式引發民衆不滿。 圖/法新社

中國當前無準備、無清楚策略的抗疫方式引發民衆不滿。媒體人連清川撰文指出,歷經抗疫3年,「疫苗被穿透,ICU依然匱乏,退燒藥買不到」,農村真實情況不見報導,質疑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曾任記者的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連清川今天在微信公衆號上發佈萬字長文「關於這個冬天,我有無數無解的問題」,許多網友轉發,但已經被刪文。

作者表示,自己一向主張「羣體免疫」,因爲之前所有的封城、半封城都既缺乏法理也不合理;但當前中國的防疫鬆綁是「放任、放棄與放縱的政策」,是「擺爛」。

他並質疑,從2019年冬天,武漢出現第一例COVID-19病例,到如今走向「羣體免疫」,「3年來,我們到底學會了什麼?」

他說,羣體免疫必須在充足的藥物、醫療與防禦的基礎上,避免過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爲前提;現在留下赤手空拳的公衆和疲於奔命的醫院,與其稱這爲「羣體免疫」,更像是「羣體受疫」。

文章對於當前防疫的質疑包括:

文章引述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的報導,隨着近兩年更多資源投向防疫,從2021年起,中國的醫療資源建設速度放緩,加護病牀數量的成長率從前一年的近9%放緩至2021年的5.8%。

曾光最新解读:如何预防甲流

ICU牀位增加不多之外,疫苗的有效性及老人接種率不足也是問題。作者並透露,疫苗是敏感話題。2020年,他曾操持過一個新聞直播節目,「凡是關於疫苗的討論,統統被平臺拒絕。」

捷克智库成立台北办事处 吴钊燮:民主国家伙伴关系更加强大

中國主要施打的COVID-19疫苗是國產滅活疫苗,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22日在會議中表示,「第4劑一定要變換疫苗,不能再用滅活疫苗」。近期美國和德國官方都表達願意向中國提供疫苗,但北京沒有接受。

文章質問:「爲什麼我們可以援助別國,而別國不能援助中國呢?…我們在死守的是什麼?」

媒體今天證實,北京將向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送被視爲COVID-19特效藥的Paxlovid(倍拉維),這是輝瑞藥廠給重症風險高的患者口服藥。這篇文章說,這只是北京,全國範圍內,能有多少呢?

都市喵奇谭

賣藥到賣保險 破框路更寬!小藥局翻身全美第一秘訣

汇率期货趋势专栏-美元 续跌空间有限